3月23日,2022年青海省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復工開工儀式在海東市舉行。
1184個重大項目,估算總投資5800億元,涵蓋清潔能源、綜合交通、民生保障、基礎設施、生態建設等多個領域。
集中開工的項目包括青海零碳產業園區氫裝上陣(海東)物聯科技產業園建設項目、西寧南川工業園區15GWh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生產項目、海西州德令哈中廣核200萬千瓦光儲一體化項目、海南州青豫直流二期外送通道共和90萬千瓦光伏項目……
其中,青海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復工暨海南州青豫直流二期外送通道共和90萬千瓦光伏項目開工儀式在共和縣三塔拉發電基地舉行。
海南州青豫直流二期外送通道共和90萬千瓦光伏項目開工
據悉,青豫直流二期外送項目3標段100萬千瓦光伏光熱項目共和90萬千瓦光伏項目總裝機規模90萬千瓦。項目建成后將為青豫直流二期提供清潔電力,進一步提高特高壓通道新能源占比,提高清潔能源利用率,為受端提供夜間負荷支撐,助力國家“雙碳”目標的實現,推動建立跨省區輸電長效機制,適應“雙高”“雙峰”電力系統運行特性,對于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,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。
與此同時,作為國內目前單體容量最大、儲能配比率最高的多能互補新能源發電項目的中國廣核集團德令哈200萬千瓦光熱儲一體化項目也同期開工。儲能配比率最高!中廣核德令哈200萬千瓦光熱儲一體化項目開建
據介紹,德令哈中廣核200萬千瓦光熱儲一體化項目位于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光伏(光熱)產業園區,總裝機容量200萬千瓦,其中,光伏160萬千瓦、光熱熔鹽儲能40萬千瓦,儲能配比率25%、儲能時長6小時。
該項目規劃面積約5.3萬畝,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,采用了光伏發電、光熱熔鹽儲能相結合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,通過塔式聚光集熱、區域內棄風棄光余電利用,實現熔鹽熱能的高比率存儲,并經鹽水換熱裝置產生高溫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。
項目為中國國內在建單體容量最大的多能互補新能源電站,將實現大規模光伏、光熱、儲能、協同發電技術的科技創新與工程示范驗證,建成投產后年上網電量可達36.5億度。